喜报!我校国际社区抗疫行动入选教育部专业学位案例库

发布日期:2022-12-12 来源: 点击量:[ ]

【字体: 】【 打印此文

近日,我校“国际社区抗疫行动:多元倡导推动服务(文字案例)”和“国际社区抗疫行动:宣传最美逆行者(视频案例)”被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审核通过,拟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程序收录入库。我校选送的案例运用动画视频结合“案例指导手册”的方式呈现,记录了自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工作者针对国际社区涉外居民多、语言文化差异大、人口流动性高的特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秉持助人自助、以人为本等专业理念,综合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工作方法参与国际社区防疫工作的实践过程和服务成效。尤其是我校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联合学校东方语学院黄进财教授和国际关系学院王明树、刘玉梅教授等,组建国际社区抗疫行动团队,编写中韩双语、中英双语《国际社区抗疫行动指南》口袋书,得到民政部相关部门多方赞扬,受到新华社内参关注。肖彦老师与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新浪杨帆基金会等多家校外单位合作,借助新媒体平台,推出“最默默无闻的抗疫逆行者”“社区战疫记”等系列高阅读量漫画和动漫视频。多语种、可视化、形象化的倡导行动在重庆国际社区外籍居民中产生较大影响力,有效地宣传了我国防疫政策和防疫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国际社区中外居民团结合作、共同战疫。

我校选送的案例根植于长期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实践基础。自2015年开始,立足学校国际化特色和外语优势,我校创新设置涉外社会工作专业方向,成为全国第一批将涉外社工人才培养作为重点的专业。围绕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在教务处支持下开设国际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人才教改班,创建外国人服务站作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组建由林移刚、唐佳、谭湘颖、谭霞、杨文华、梁谨恋、张艳萍等多位教师组成的涉外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团队,以校地合作的方式为渝中区化龙桥街道、解放碑街道、和睦路街道等多个国际社区提供策划及督导服务,指导学生为上千名在渝外籍人士提供社区融合和文化适应方面的专业服务和志愿服务,打造多个国际社区治理与服务平台,探索涉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和国际社区服务经验,受到重庆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在重庆市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首创性。

2020年以来,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委会、南京大学社会学院MSW教育中心承办的有关国际社区抗疫社工-志愿行动的多次研讨会上,林移刚、谭湘颖老师多次代表分享了“新冠疫情期间国际社区非理性情绪的社会工作干预实践”等我校疫情期间在国际社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与抗疫的实践与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委会理事长、本案例项目首席专家南京大学彭华民教授的高度认可,邀请我校撰写案例,争取入选教育部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案例库,直接促成了此次成果。

据悉,这是社会工作系列案例第一次完整入教育部案例库,公开开放,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此次成功入选,对于促进我校社会工作十四五重点学科建设、MSW专业学位点建设有重大意义。

图/文: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