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2日晚,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财政局、市文化委主办,重庆市川剧院、共青团四川外国语大学委员会承办,四川外国语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基地协办的重庆市2018年“戏曲进校园”活动在我校东区大礼堂拉开帷幕,为大学生们送上一场传统文化盛宴。作为重庆市2018“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首站,重庆市川剧院带了三场精彩折子戏。

第一出戏是《长生殿》,本剧开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下子就激发了观众的兴趣。句句唱腔直击心弦,每一句词都饱含了人物的情感,更是道出明皇与贵妃“与天地共长久”之绵绵爱情。第二出戏是《裁缝偷布》,一开场,映入眼帘的是滑稽的丑角龚裁缝,他关门上锁、穿针引线、裁布缝衣等一系列无实物表演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而一口流利的川渝方言,配上各种传神的神态,更是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以及此起彼伏的笑声。除此之外,该剧还富有鲜明的川渝特色,“开腔”“啷个”等接地气方言,不仅让本地观众倍感亲切,也让外地观众耳目一新。第三出戏是《望江亭》,戏中衙役与恶霸杨衙内充满川渝地方特色的行酒令和胡乱作诗把恶霸的奸诈愚昧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女主谭记儿忽高忽低、时断时续、凄美幽怨的唱腔生动的表达出了良家妇女对恶霸的痛恨以及救夫的决心。戏剧后半段谭记儿一步步化险为夷,剧情紧凑,吊人心弦。

本次演出,紧凑、张弛有度的情节和川剧演员们完美的角色塑造俘获了观众的心。他们的精彩演出获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师生们表示,这样的“传统艺术进校园”活动让他们不出校门就能近距离接触川剧艺术家,真正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受益匪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近年来,重庆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通过挖掘巴渝文化内涵,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完善文化发展保障支撑体系,打造重庆文化生态圈,推动了重庆文化繁荣发展。川剧是巴渝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青年人更应当做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先行者。

图/文: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