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7月19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总决赛在重庆文理学院举行,来自全市60余所高校的249支优秀团队,从全市1万余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参加了本次总决赛。经过激烈争夺,我校中文系学子在此次竞赛获得1项银奖,3项铜奖,3项优秀奖,共计7个市级奖项的优异成绩。
中文系历来高度重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大赛作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由中文系主任、总支书记和分管本科教学的副主任主抓此项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从去年11月份起,即提前启动本届比赛参赛项目培育。本届大赛,在学校的精心部署和有力推进下,中文系共有近70支项目团队报名参赛,参赛学生人数超过300人次,参赛学生覆盖比超过30%,远高于全市高校平均6%的参赛比。经过八个月的精心备赛和校赛、市赛的激烈比拼,最终中文系16级董得兵同学主持,王琥老师指导的项目《无为中药材》获得市级银奖;中文系15级余永香同学主持,杨晓莲教授和王琥老师指导的项目《芯芯相印》获得市级铜奖;中文系16级张思同学主持,杨晓莲教授和王琥老师指导的项目《神农岛》获得市级铜奖;中文系15级刘悦同学主持,王琥老师指导的项目《美食美客》获得市级铜奖。中文系17级陶虹源同学的《一缕渝风》项目,17级孟臻同学的《筑梦阁-中国诗歌文化创意体验馆》项目,15级蒋世林同学的《未来职路》项目获得市级优秀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文系参赛团队得到了学校领导、教务处和中文系老师的大力支持。自项目培育以来,中文系党总支书记卢玫老师、中文系主任周文德老师和副主任王晓萌老师一直关心关注参赛团队的备赛情况。在备战决赛期间,参赛团队在指导老师悉心指导下,进行了多次模拟答辩演练,对参赛项目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完善。在决赛期间,教务处处长严功军老师、副处长陈汝平老师时刻关心团队比赛情况,教务处徐陶老师顶着酷暑,四天全程陪同团队参加了比赛。来自老师们的关心和支持为中文系学子斩获佳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让参赛团队项目有了质的飞跃。最终,在重庆赛区决赛中为校争光!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主办,每年举办一次,是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最高展示平台,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学科竞赛。本次大赛以“勇立时代潮头敢闯会创,扎根中国大地书写人生华章”为主题。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鼓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近年来,中文系在重视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更十分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指导;着力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建设;率先开设《创新创业导论》《CDIO理念下创新创业训练》等多门“专创融合”类课程,多管齐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仅近两年,中文系学子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创赛”等高水平双创赛事,获得市级及以上各类奖励就超过40项。今后,中文系将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

芯芯相印团队决赛答辩

美食美客团队合影

无为中药材团队和神农岛团队合影

无为中药材项目无为农夫团队调研
图/文: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