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四川外国语大学第二届翻译人才培养研讨会如期举行。

会议现场
本次研讨会由重庆翻译学会和四川外国语大学MTI教育中心主办,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和当代国际话语体系研究院承办。重庆翻译学会会长、我校副校长董洪川,重庆市翻译学会常务副会长、我校副校长祝朝伟,我校研究生院院长、MTI教育中心主任王仁强,澳门大学翻译传译认知研究中心主任李德凤等专家,以及来自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兄弟院校的院长、学科负责人和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我校翻译学院院长胡安江主持。
开幕式上,我校副校长董洪川致辞。他回顾了第一届研讨会的举办的背景及所取得的成绩,介绍了我校的学科特色、人才队伍结构和基地建设情况,指出翻译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关联度和所处的重要位置,最后结合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对高端符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期许。

四川外国语大学董洪川副校长致欢迎辞
研讨会上,与会八位专家就翻译人才培养的相关议题做了主旨发言。
澳门大学翻译传译认知研究中心主任李德凤教授从翻译能力的概念谈起,介绍了EMTTC模型、Susanne Gopfereiche模型和PACTE模型,阐述了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Task-based mode of teaching translation);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祝朝伟教授作介绍了当前翻译专业教学改革的四大背景,阐述了校企协同创新的概念、内涵与问题,论述了关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个人思考;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彭静教授从双一流”建设带来的机运与挑战谈起,介绍了重庆大学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就重庆大学翻译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进行了分享;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承宇教授介绍了西南大学MTI人才培养概况,梳理了语域、语类与翻译教学之间关系,提出了“非文学翻译”多语域教学模式;西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曹志建博士结合西南政法大学的师资队伍、学生生源和课题体系设置,分析了西南政法大学MTI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改进的方向;重庆师范大学翻译系主任杨洁教授阐述了专业翻译人才教育的目标和现状,强调了培养核心翻译意识的必要性,并结合具体案例阐发了培养核心翻译意识的四大主要内容;重庆交通大学翻译系主任罗天博士介绍了项目教学模式的理论、翻译产业的项目管理方式,阐述了基于项目的工程翻译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内容与方法;重庆医科大学蒋萧副教授介绍了重庆医科大学的MTI教育基本情况、办学特色、实习基地及基本条件和教学质量把控措施。

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祝朝伟教授发言
闭幕式上,我校研究生院院长、MTI教育中心主任王仁强致闭幕辞。他总结了主旨发言的相关成果,就我校MTI教育的现状、收获和不足进行了交流,并就未来的建设思路进行了阐述。

与会代表合影
图/文:翻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