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4年第八次集体学习研讨

发布日期:2024-09-20 来源: 点击量:[ ]

【字体: 】【 打印此文

9月19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立德楼A301会议室举行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2024年第八次中心组学习.jpg

党委常委、副校长严功军围绕“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交流发言,表示要深刻理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关系内涵,大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在学科专业优化、交叉融合、技术赋能等方面着力,强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特色,大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贡献外国语大学力量。

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北坪围绕“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作交流发言,表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途径,要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在教育对外开放中积极主动;坚持全面规划和重点推进相协调,在教育对外开放中融入主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在教育对外开放中强化主导。

党委常委、副校长郑白玲围绕“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作交流发言,提出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一是要筑牢教师思想之基,聚焦思想引领和机制构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二是要构筑师德师风防线,聚焦严管厚爱和激励约束提振师道尊严,三是要夯实教师发展之基,聚焦重点领域和平台建设发挥支撑孵化效能。

党委中心组所有成员围绕学习主题交流心得体会,开展了热烈研讨。

党委书记邹渝肯定了大家的研讨发言,强调从“建设教育强国”到“建成教育强国”,要从一字之变看到务期必成的笃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系统部署教育强国建设,强调要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也鲜明传递了狠抓落实的坚决态度。

邹渝指出,从六个“力”到五对重大关系,要进一步深化对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深刻把握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一是必须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确保人才培养方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健全强国使命引领的思政体系和铸魂育人机制,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二是必须以强大的人才竞争力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三是必须以强大的科技竞争力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紧紧锚定国家战略需求,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推动有组织科研,产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硬核支撑。四是必须以强大的民生保障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解决好人民群众关于教育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发挥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性作用。五是必须以强大的社会协同力汇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将各方主体力量凝聚起来、协同起来,做好现代教育协同机制与政策的设计,增强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共生互动的能力,共同奏好教育强国事业的“奏鸣曲”。六是必须以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统筹好“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效地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世界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教育强国建设还要正确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一要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这体现了教育强国的战略先导作用和根本价值追求的有机统一。二要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这体现了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刻把握。三要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这体现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要求。四要正确处理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这体现了做好学校管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性。五要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这体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

邹渝在介绍聆听重庆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的基础上,要求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一体贯彻,找准定位方向,发挥优势特色。要通过抓全员学习,领悟精神,抓全程宣传,浓厚氛围,抓全面贯彻,落实到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上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新文科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以国际化发展助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的川外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出川外贡献。

来源:党委宣传部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