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1日上午,科研沙龙认知团队系列讲座活动在西区教学楼A2-1模拟联合国教室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系以“认知团队系列沙龙(2016专场)”为主题的第二场活动,特邀嘉宾有河南大学徐盛桓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我校董洪川副校长、英语学院院长张旭春教授、李小青教授、王寅教授、熊沐清教授、林克勤教授、周文德教授、刘玉梅教授、廖巧云教授、姜孟教授、段玲琍教授、赵永峰教授、刘兴兵教授、谭代龙教授、李金树博士、王天翼博士、邬德平博士等,倪颖军处长,我校百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共13场讲座,现场气氛活跃,学术氛围浓厚,为大家提供了一场认知团队的学术盛宴。
董洪川副校长致辞
讲座伊始,王寅教授对在座嘉宾及众多研究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此次讲座是为了更好地整合川外学科资源,打造一个跨界、跨业、多元发展的认知团队。
董洪川副校长向莅临现场的各位专家致以真诚的问候,并高度赞扬了他们在学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时,他充分肯定了川外认知团队取得的研究成果,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李小青教授主持讲座
王初明教授精彩讲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以“语言习得续论及其应用”为题进行报告,讲座由李小青教授主持。王初明教授主要从“续论”的提出、“续论”的理据及证据、“续论”的应用和结语四个方面做了精彩讲解。王教授总结到,语言习得机理可归于一个“续”字,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李小青教授对王初明教授的讲座做了精彩总结并提出感悟,她指出,人的认知以语言交流为形式,而补全、拓展和创新为我们的学习研究提供了方法。
倪颖军处长主持讲座
林克勤教授精彩讲解
林克勤教授以“后现代精神与包容性学术”为题进行报告,讲座由倪颖军处长主持。林克勤教授围绕后现代思潮的缘起与谱系、正确把握后现代精神、学术的包容与包容的学术和结语四个方面展开讲解。他指出,包容是天地的品格,人文学科的跨界融合与交叉渗透已成趋势,因此包容的学术与学术的包容至关重要。倪颖军处长总结指出,包容性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而这种包容性在教学研究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徐盛桓教授精彩讲解
徐盛桓教授以“隐喻的思维”为主题作了报告,报告由刘玉梅教授主持。徐盛桓教授通过“事业是旅程”引入概念隐喻,提出概念隐喻是不完备的这一结论,并进一步引申出主体的意向性选择及其在大脑中的运作方式。徐教授讲解了隐喻的双维度性,即隐喻既有不变的事实维度,又有变化的意向性视角维度。他指出,语言表达是从主体视角出发来表达事实的过程。最后,徐教授从国家层面谈到要想取得国际话语权,就必须发展理论,拓展思想,增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刘玉梅教授总结指出,徐盛桓教授的讲座以王初明教授的“续”的方式开头,林克勤教授的“学术包容”结尾,并对“隐喻的思维”做了精彩深刻的讲解,使诸位听者受益匪浅。
赵永峰教授主持讲座
廖巧云教授精彩讲解
廖巧云教授作了一场题为“汉语隐喻识解认知神经机制的ERPs研究”的专题报告,报告由赵永峰教授主持。廖巧云教授首先提出基于现存理论及分析框架在解释修辞话语特别是语义修辞话语的识解机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接着,廖教授采取“优势互补”的方法,运用内涵外延传承说对HCPM下辖的话语识解机理分析框架进行修补,提出了汉语修辞识解模型ADRIM(内涵外延关联传承模型);然后以此(ADRIM模型)为基础,采用ERPs技术,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为被试,探讨隐喻识解过程中可能性特征提取的心理现实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重要的研究结论。
赵永峰教授简要总结了之前的四场报告,他指出,从王初明教授提出的“续写”到林克勤教授提出的“包容”再到徐盛桓教授提出的“隐喻的思维”,最后到廖巧云教授对隐喻的实证研究,都很好地阐释了人类自然科学的范式——不断创新、整合意识、提出理论并做实证研究来验证理论。
周文德教授精彩讲解
周文德教授以“汉语认知地名学提纲”为主题作了报告,报告由谭代龙教授主持。周文德教授首先指出地名研究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具有极度的重要性,但在传统学界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直到2003年联合国决议提出“地名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汉语言学者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地名研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随后,周教授谈到了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地名研究,周教授以川外地名(诸如高低柜、黄皮楼等)的来源为例证,阐释了地名选取背后的理据,及很多地名背后的历史变迁。接着,周教授谈到了地名认知和地名用字,并借用甘肃“藉口”写法的不统一、“坨”和“沱”等例子,证明了地名写法选取背后的认知理据。周教授还谈到了汉语认知地名学和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周教授表示,王寅教授的认知语言学为地名研究乃至汉语言研究指明了方向,并希望王寅教授多与中文系进行学术交流。
谭代龙教授对周文德教授的报告做了精彩点评。他指出,周教授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地名研究的方法令人眼前一亮。
李金树博士精彩讲解
李金树教授以“识解理论关照下的翻译批评主体研究---以建国十七年(1949-1966)为例”为主题做了报告,报告由王天翼博士主持。在报告中,李金树教授主要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以建国十七年(1949-1966)的反义批评话语为观察对象,重点评述了主体对“翻译”的认知特征和批评话语之间的关联。李教授首先对批评主体进行了分类,即国家领导人,文化官员+专业人士,专业人士,普通读者。紧接着,李教授探讨了识解在批评者、批评话语表征和批评效果之间的关系。最后,李金树教授总结道,翻译批评本质是认知的,是批评主体认知能力外化的表现。翻译批评中的识解重构和选择既是个体行为,也体现在政治、文化层面,是批评主体基于多重因素的认知融合并作出有意的“凸显”。识解视角的介入,有助于拓展翻译批评研究的视野,并在一定程度上问答“为何译”、“何为译”、“如何译”的问题。
王天翼博士对李金树教授的报告作出精彩点评,他认为李金树教授把认知语言学中“现实——认知——语言”的基本原则运用到翻译批评中,形成了“翻译现象——批评主体认知——批评话语”的翻译批评认知模式,体现了多学科的融合和嫁接。
谭代龙教授精彩讲解
谭代龙教授以“汉语上厕所事件的词化模式认知研究”为主题作了报告。谭代龙教授指出,上厕所是人们重要的日常行为,古今汉语中与之相关的名称甚多,但很多名称字面意义仍然没有完全被理解。接着,谭代龙教授指出,由于受到近年来兴起的运动事件的语言编码研究的启发,他从“任何运动事件,均有起点、过程、终点”这一角度展开了对上厕所众多名称之间关系的观察。同时,根据L.Talmy对运动事件概念结构的划分,谭教授将上厕所划分为“离开起点→位移运动→目的地→准备→排泄→善后→返回”这几个节点,即汉语上厕所事件的词化模式。之后,谭教授就每个节点介绍了相关语言事实,并指出,通过对语言事实的分析,探讨汉语上厕所事件的认知与词化模式,力图使各个名称各得其所,从而达到解释名称字面意义和理清各名称之间内在关联的目的,并希望运动事件词化理论对汉语历史词汇学产生多方面启发意义。最后,王天翼博士总结道,谭代龙教授运用运动词汇认知词化模式来研究上厕所事件的研究方法,令人深受启发。
王寅教授精彩讲解
王寅教授以“后现代主义与认知生态语言学”为题作了报告,报告由林克勤教授主持。他主要讲述了生态-生态语言学-认识生态语言学、语言中反生态的例子、认知生态语言学中的十个研究点三个方面的内容。王寅教授首先对他演讲的题目进行了一个解释。他带着我们回顾了西方哲学简史,从哲学的三个转向提出了第四个转向-后现代转向并提出了体验人本观概念。而认知语言学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然后王寅教授从生态学,生态语言学和认知生态语言学讲完了第一部分。王寅教授讲到了词典中反生态的定义的例子,并列举了12个其他方面的例子。例如:在SVO句型中,句子的主体都是人,当主体换成自然中的事物时,句子都是表达的一些消极含义。王寅教授还讲到了认知生态语言学中的十个研究方面。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继续揭露语言现象中关于反生态的一些表达,包括词,短语以及句子等。最后林克勤教授对王寅教授的讲座作了总结。
邬德平博士介绍刘兴兵教授
刘兴兵教授精彩讲解
刘兴兵教授作了题为 “共鸣原则的证明:来自汉语的证据”的报告。他主要讲述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前言;对话句法理论及其共鸣原则;汉语中平行结构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中国学者研究平行结构的悠久历史和优势;汉语充斥平行结构、偏爱共鸣原则的原因;结论。整个讲座的过程中,刘兴兵教授主要讲述了对话句法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两个原则,即共鸣原则和涉用原则,接着从平行结构充斥汉语的现象、成因等方面,为共鸣原则提供了证据,进一步增强其解释力,然后刘兴兵教授从《墨子·小取》到现当代中朱承平的《对偶辞格》举了中国学者研究平行结构的例子。随后刘兴兵教授从普遍因素、汉文化独有因素、语言内动因、语言外动因四个方面解释了汉语充斥平行结构、偏爱共鸣原则的原因。最后邬德平博士对刘兴兵教授的讲座进行精彩的总结。
熊沐清教授精彩讲解
熊沐清教授的讲座题目是“认知诗学和认知文学研究”,他主要从特点、现状和未来三个方面来展开讲述。认知诗学和认知文学研究的特点是两者的研究各有特点,不能完全等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按广义的说法,“认知文学研究”可以涵盖“认知诗学”,狭义的说法认为“认知文学研究”和“认知诗学”是平行关系;认知诗学和认知文学研究的研究现状是国外“左右逢源”,国内“茁壮成长”,学科内部“营养不良”。国外对认知诗学和认知文学研究非常多,但是国内“认知文学研究”的文章仅有四篇,学科内部“营养不良”主要表现在缺乏明显的界定,缺乏“导论”或“概论”之类论述,学科壁垒本身不易打破;认知诗学和认知文学研究的未来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认知诗学经典范式将日益显露相对劣势,认知文学研究现有范式将日趋成熟,新的认知研究范式将继续出现,认知诗学经典范式不会消亡,认知文学研究的本土化趋势将会显现。最后廖巧云教授对熊沐请教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指出其科研素养之高,科研功底之深厚,讲座内容之清晰并相信该讲座会给在场同学以启发。
姜孟教授精彩讲解
姜孟教授就“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句子理解中隐喻概念迁移的ERP实证研究”作了专题报告,报告由廖巧云教授主持。姜孟教授以概念迁移发生的心理认知机理为理论基础,提出外语句子中隐形概念迁移的假设,并据此开展了两个ERPs实验。实验研究表明,当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概念能力足以应对当前任务时,一般不发生隐形概念迁移,但如果其母语概念能力受到某种诱导,则会发生隐性概念迁移;而且学习者的母语概念系统构成其对外语句子理解的一个潜在“影响源”,母语概念能力对外语句子理解的介入处于一种“一触即发”的状态。这一研究从新的角度凸显了二语习得问题与认知科学问题的特殊关联性,研究前景广阔。廖巧云教授总结道,这一研究是二语习得实证性方面的宝贵经验,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和启示。
刘玉梅教授精彩讲解
刘玉梅教授作了题为“构式本位认知观之辩”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刘兴兵教授主持。刘玉梅教授从本位观的概念出发,指出现存的本位理论无法囊括所有语言单位这一弊端,进而提出构式本位观。构式作为语言大仓库中的基本单位,即“本位”,不但可以兼顾形式和意义,从而有效解决孰先孰后的问题,还能兼顾到语言各个层面,从而合理解决孰为“中心”或“本位”的无休止纷争。刘玉梅教授对几类常见语言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从经验理据和哲学基础两方面对认知构式本位观作了阐释,并指出这恰恰反映了后现代哲学思潮的整体主义思想。最后,刘兴兵教授对其报告作了精彩点评,并指出构式本位认知观具有浓厚的后现代特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天翼博士精彩讲解
王天翼博士从动态范畴观的视角对“S比N1还N2”这一构式作了详细的报告,报告由刘玉梅教授主持。范畴化作为人类划分世界的基本能力,一直是学界关心的重要课题。基于经典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和图示范畴理论三者的不足之处,王天翼博士提出了动态范畴观,认为在不同心理过程或交际语境中,在隐喻、转喻、压制等元认知机制作用下,很多概念都会出现范畴属性不断变化的现象,使得范畴成员在范畴中的位置不断发生移变。因此,动态范畴化应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王天翼博士通过列举具体的构式范例,生动形象地分析了“S比N1还N2”这一构式的聚范畴变化情况,使听众对这一构式有了全新的更为深入的理解。刘玉梅教授对王天翼博士的报告作了总结,对其系统性和严谨性给予了充分肯定。
刘玉梅教授最后对本场学术报告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她感慨道,相对于去年的认知系列沙龙活动,本年度的认知团队系列沙龙活动取得了巨大进步,俨然升级为一个囊括多个研究领域的聚合性学术训练营,无论是学者还是学生都受益匪浅。她用五个关键词对本场沙龙活动作了高度概括,即“超学科性”、“前沿性”、“互助性”、“奉献性”和“涌现性”。同时对各位教授的精彩演讲和前瞻远瞩表示感谢和敬仰并表扬了在座积极参与的学生。
至此,本场认知团队系列讲座活动在愉快而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幕。
茶歇时师生交流
部分与会教授合影
语言哲学及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科研沙龙
研究生院学科办
人事处
文:王娟 王正奎 伊梦婵 王芳
图:何敏 蔡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