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至8日,由教育部、中国外文局指导,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关键语种预备人才合作培养试点项目启动仪式暨专家研讨会在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召开。在此之前,与会领导观摩了字水中学、鲁能巴蜀中学、川外附中、女子职业教育中学、江津中学等项目试点学校的语言课堂和文化交流活动展示。早在3月初,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8名学子就开始与字水同学共同筹备东盟文化节。
初遇,商谈展示内容
3月15日下午,马来语、泰语、越南语及缅甸语学生代表来到字水中学分别与字水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同学结成学习小组。就各国人文地理、社会宗教、语言文化、历史沿革、风俗习惯等方面,川外学子向字水同学作了基本介绍,以期帮助字水同学了解对象国确定展示内容。在交谈中,掌声此起彼伏,惊叹声连绵不断,字水同学震惊于文化的多元,惊叹于习俗的多样,享受于知识的盛宴,他们学有所得。而对于主修对象国语言的川外学子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机会,让更多国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讲述对象国动人故事,这是特别的且有意义的实践。



再会,展示成果内容
3月29日下午,市政府外办党组书记、主任王雯,市政府外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娅茜、冯子敏,市政府外办相关处室领导,江北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陶世祥,区政府副区长吴亚莉,区教委主任李四川,区政府办副主任鲜伟等一行来到字水中学,就关键语种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调研并参观东盟文化节活动。
同学们从各国的地理位置、文化礼仪、宗教习俗、当地美食、语言特点等多方面向领导们介绍了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缅甸四个东盟国家。同时结合重庆区位特点以及东盟国家关系,提出希望同驻渝蓉两地总领事见面、参与相关活动的想法。在马来歌曲Rasa Sayang的动人旋律中,王雯主任和江北区区长陶世祥对本次东盟文化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寄托了殷切希望。

4月8日下午东盟文化展活动结束后,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刘玉梅教授同与会川外学生代表亲切交谈。刘处长表示,她希望我们不仅能学好各关键语种,而且能够深入到各国本土研究,经世致用,做跨学科跨领域的时代所需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最后,刘玉梅教授分别与各学习小组的同学合影留念。





感悟
这次字水东盟文化节旨在让东盟文化走进中学校园,作为一名泰语专业学生,非常有幸帮助字水同学们了解泰国文化。字水同学们也对东盟及东南亚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认真学习相关知识,重庆“关键语种”人才培养未来可期,希望字水同学们在未来能成为“陆海新通道”发展的关键力量,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何婧(泰语)
这是我参加的第一个将志愿服务与缅甸语专业相结合的活动,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缅甸语专业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开设的非通语专业,主要是为了促进中国与缅甸的进一步交流发展。在此次活动中,我看着身边的人因为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缅甸,这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对以后的就业及自身专业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思考。
——王露(缅甸语)
这次的东盟文化节活动,我有幸作为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学生到场并参与其中。字水中学的同学们用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从容不迫的气质,在活动中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东盟部分国家的文化。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家对于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这时候作为学习小语种的青年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为中国与东盟、重庆与东盟交往贡献一份力量,彰显中国青年人对外事外交及社会发展的关注和热情。
——凡佳丽(马来语)
图/文:东方语言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