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曰:“人无信不立”。诚信,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每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但诚信不是口号,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将这一品质转化为自觉行动。近日,发生在我校的一件事,让我们见证了川外学子以诚为美、以信立身的宝贵品质,社会各界也对川外学子的诚信之举纷纷投来赞许目光。
一次未曾谋面的诚信之交
毕业生“自助售书”在川外已有几年的历史了。3月10日上午,四川外国语大学2010级英语专业高露同学(化名)对旧书进行清理后,将50多本旧书贴好价格摆在宿舍楼下售卖。当天下午,她发现在“投币箱”里多出了一沓百元大钞,点数后发现刚好10张,这是咋回事儿呢?随后,她在零币箱里发现了一张便签纸:“同学,你好,我买了你的《金融学》,里面夹着百元大钞数张,我没有动,给你放在盒子里了,以后细心点哟。” 仔细回忆后,高露想起大二上学期交完学费后将剩下的1000元现金顺手塞进了书里忘取出来。买书的学弟学妹没有将这笔现金据为己有,让高露异常感动。但直到现在,高露仍没寻着这名好心学弟学妹。
关于拾金不昧一事,我校社科部思想品德老师邹明灼称赞说这是一个相当正面积极的例子,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特有部分,“自助购书”的风潮表现出同学们良好的道德素质,也体现出我校诚实守信的校风。
3月15日,《重庆商报》报道此事,引起了大家对诚信的热议以及对川外学子的广泛赞赏。原文链接:
http://e.chinacqsb.com/html/2014-03/14/content_414628.htm
《重庆商报》报道
交易以诚,交心以信--川外的特色互信自助文化
自助购物在川外第一次出现并不是在自助买卖旧书上。早在2010年,我校图书馆一楼超市刚开始营业时实行无人经营模式,商品标好价格,投币箱供学生自动找零。“有一次投币箱零钱不够,学生就在墙上贴了一张便签:因为投币箱零钱不够,遂欠钱三元,明日归还。”对于这件事情,图书馆工作人员说道,主动作出承诺就说明同学们把诚信看得比金钱重要,这是值得弘扬的好榜样。慢慢地小店里衍生出一面便签墙,作为校园诚信文化的一面旗帜,保留至今。到小超市购物的同学们提及超市的无人管理模式,都表示做人应诚信为本,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发扬这种精神,同时也不该辜负店主的信任,人与人之间应该坦诚相待。
诚信超市便签墙
川外的自助售书行动在重庆的高校里尚属首次,其他高校的学生大多选择在校内售卖和运到旧书市场以及在校园论坛内发帖买卖书籍,不过这些都是在当面交易的情况下。我校的自助售书开创了交易的新形式,方便了大家,也证明川外学子经得起诚信的考验。
自助售书
诚信之花处处开
其实,只要留心观察便可发现,川外的诚信之花早已开遍校园。教学楼里,常有同学将捡到的雨伞交到大学生自律委员会,该组织专门成立了“失物招领”部门,处理同学们在教室捡到的物品。“失招部”所属的“伞下晴空”公益借伞服务平台从2011年11月成立以来方便了众多同学,雨天去大自委借伞已成为一种习惯,同学们的及时归还也让这种诚信文化流传了下去。在学校论坛、学生组织的官方微博上,也设有失物招领的平台。记者了解到,同学们的饭卡、书籍、钱包等随身物品大多都能物归原主。如今,运用这一平台找物寻物的师生越来越多,丢了东西、捡到东西就去微博、论坛上吼一吼也成了大家约定俗成的模式。
伞下晴空
失物招领
寻物启事
商业街和食堂也以别样的方式和同学们缔结着良好的诚信关系。商业街的老板们都说川外的学生很守信用,购物时忘记带钱都会主动回来还钱。复印店老板说当碰到同学忘带走u盘时他们会代以保管,等待认领或者在复印店门外贴出告示。食堂每一层楼的微波炉加热处旁的篮子里,钥匙、书本、钱包等物品都被摆放得整整齐齐等待被认领。食堂的工作人员也流露出对川外学子的充分信任。
不论是诚信小摊、小卖部,还是打印店或是食堂,商家与同学间的诚信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循环,让这股诚信之风一直在校园内涌动。
诚信建设:我们在行动
据了解,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守法教育,校学生处、校团委及各学院(系、部)在全校学生范围内,围绕诚信守法主题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学生处动员全校学生学习并签署了《做四川外国语大学文明大学生诚信守法承诺书》,组织2012级、2013级本科学生共7800人进行了校纪校规的学习及考试;校团委将12月定为“文明礼仪宣导月”, 通过活动启动、主题讲座、主题团日活动和培训学生干部几个阶段开展了诚信守法教育活动;各学院(系、部)利用学生集中点名、开展学生党支部生活会和形式生动的团组织生活进行诚信教育活动,如英语学院2013级开展的学生自我剖析教育“我做过的最不诚信的一件事情”活动,教育学院组织的“诚信明礼,守法爱校”电影主题班会。 学校的一系列诚信守法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校园中弘扬了诚信明礼、守法爱校的精神,使学生们认识到为人诚信、做事守法的重要性。
在如今的商品经济时代,社会上关于“诚信”的话题不断,在以“90后”为主的大学校园里,也有人质疑“诚信去哪儿”?但是拾金不昧的学生、一次次自助交易、一把把在同学们手中传递的雨伞……,这些小小的诚信事件有力证明了我们校园里可贵的诚信精神。虽然购书的那位好心的学弟或学妹未能找到,但相信他就在你我身边。
图:张庆杰;文:学生通讯社、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