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展现我校“五育并举”育人成效,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校学子对标先进、砥砺奋进,10月14日14:30,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联合主办,英语学院承办的第三届“青春榜样说”学生先进个体和集体表彰暨事迹分享会在东区大礼堂举行。副校长卢波,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负责人与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老师和2025级学生代表共聚一堂,倾听我校青年榜样的事迹分享,共话我校青年工作长足发展。
活动在英语学院舞蹈团带来的开场舞《Dynamic(绽放光彩)》中拉开帷幕。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铮首先上台宣读本次活动的表彰名单,涵盖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2025年市级先进个人与集体,并向所有获奖学生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
随后11位青春宣讲人依次登台,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与奋斗历程。他们的故事虽各不相同,却共同传递出“青春筑梦、勇毅前行、奋斗不息、志愿奉献”的精神内核,深深感染了在场师生。
国际关系学院王瑶以考研重启人生,凭借92.74分的平均成绩和多项科研竞赛奖项,获得2023-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诠释了“行动是最好的答案”。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王一闳从马来语学习的迷茫中突围,以“知行合一”的精神付诸实践行动,不仅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还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参与大厂实习,在积极探索中实现个人成长。英语学院石秀文三年磨一剑,分享了自己从专业竞赛屡屡失利到斩获全国双料冠军的故事,她把握机遇、笃定目标且永不言弃,最终保研至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杨可治在学生工作中历练成长,专注学业并拓展能力,勇于实践,展现出了川外学子的热忱与责任,荣获重庆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邓雅灵以话剧艺术传递文化温度,借志愿服务彰显青年担当,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提升自我,展现了重庆市艺术活动先进个人的卓越风采。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李奕晨秉持“功不唐捐”的信念,以笃学为舟,用创新扬帆,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将30余项奖项收入囊中,现已成功保研至同济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邬筱逍在非遗传承和专业竞赛中找到教育初心,在提升自我的路上她步履不停,她呼吁学弟学妹们满怀热情开启大学征程,合理规划,敢想敢做,让青春在奋斗中闪耀。从生物实验到日语口译,从赛场夺魁到现场同传,来自日语学院的朴雪兰在跨专业追梦路上证明语言的魅力。她将自身兴趣与专业相结合,牢牢抓住机遇,在自媒体天地开拓崭新疆场,带领团队实现创收。四川外国语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王诗瑜同学以青春之名扎根基层,用支教点亮大山孩子的梦想,激励着在座的学弟学妹们在青春路上不忘来时路,做终生难忘之事。俄语学院的王美力同学讲述了自己在校团委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工作的心得与收获,从建设志愿服务团队到屡次组织大型赛会服务,她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找寻到生活的锚点和节奏,鼓励学弟学妹们度过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我校志愿服务优秀代表王政坤同学以自身的志愿服务经历为蓝本,用扎实的专业语言功底服务国际赛事、讲述中国故事。他激励新生要勇于挑战,拓展视野,积极参与各类实践,在多元的平台中发现无限可能。

卢波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榜样的力量和分享会的意义,并对受表彰同学表示祝贺。他结合11位榜样的感人事迹,回顾了学校在学风建设和五育融合育人方面的成果,并对全体学子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做追光者,更做发光者,以榜样为镜,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需求;二是在实践中练就真本领,充分利用学校平台,积极参与学术、竞赛、志愿等活动;三是以小我书写大我,投身国家战略,如西部陆海新通道语言服务、中外人文交流等。卢波副校长强调,学校将持续优化榜样培育机制,为学子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并号召全体师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共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此次表彰暨事迹分享会,既是对优秀学子的嘉奖,更是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与精神洗礼。在榜样力量的引领下,川外学子必将积极进取、修身正己,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为学校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来源:党委学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