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日语学院举办第一届校友代表大会暨校友论坛

发布日期:2025-11-06 来源:日语学院 点击量:[ ]

【字体: 】【 打印此文

11月1日下午,正值学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五十周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第一届校友代表大会暨校友论坛在宏文楼报告厅顺利举行。离退休老同志、学院领导、历届校友代表及在校师生近200人欢聚一堂,共叙情谊,凝聚力量,共谋发展。活动由日语学院合作与交流办公室主任张颖主持。

大会首先进行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校友会日语学院分会理事会换届选举。正式通过新一届校友分会理事会成员名单:王廷凯担任名誉会长,陈可冉出任会长,罗先明担任理事长。为进一步做好校友工作,理事会特别增设秘书长一职,并增补顾问、常务副理事及理事若干名,为后续校友工作的常态化、高质量推进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1976级校友、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邱卫平带来题为《毕业照里有我们温暖的故事》的演讲。他深情回忆了川外日语专业初创时期的艰辛岁月。他表示,自己取得的所有成就根源都在于母校的培育,是川外日语赋予了他前行的底气,而这也正是学院五十年育人成果的生动体现。

1980级校友、深圳太辰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致民以《语言——人生、事业重要的工具》为题分享自身感悟。他明确指出,外语学习是拓宽人生边界、延伸职业空间的必要条件,其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有效表达能力的塑造,是通往更广阔事业舞台的重要桥梁。张致民鼓励同学们当下的时代机遇,主动学习、锤炼本领,将个人专业所学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与事业成就的双重突破。

2006级校友、泉州中泉船员培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佳妮以《日语之外、岁月之上 —— 以“一生悬命”赴十五年川外之约》为题分享了自己两度“打破舒适区”的跨界转型故事:从适配外语背景的国企岗位出发,毅然跨界进入看似与专业无关的金融领域,深耕7 年后成长为泉州交通银行支行行长;35岁时再次“清零”职业履历,涉足完全陌生的航运界,更以38岁二胎宝妈的身份攻克专业难关,最终以复试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王佳妮寄语学弟学妹,人生没有固定剧本,要带着母校赋予的自信与坚韧,勇敢突破自我设限,探索更多人生可能。

2006级校友、青岛智田幼儿园创始人、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教师兼太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陈俊围绕《AI时代的外语学习与职业选择》作了分享。他提出,AI时代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已从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转向性格、情感、道德、意志力等综合品质。外语学习不仅未因AI发展而失去价值,反而对个人人格修炼与思维重塑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行为方式与情感特质。陈俊建议学弟学妹不必焦虑“日语专业是否会被 AI 取代”,应将语言视为超越工具的精神载体,放宽眼界、专注内在品质的提升。

2007级校友、重庆赤诚酒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许光男,以《从日语五十音图到白酒品酒师 —— 一个川外学姐的“非典型”成长》为题,分享了自己打破偏见、跨界发展的独特经历。她从专注日语学习起步,最终成长为国家二级白酒品酒师,将14年的成长历程比作“不断探索的原野”而非“预设轨道”。许光男为学弟学妹送上三条建议:重视大平台的系统价值,学习成熟的职业运作模式;培养沟通等可迁移能力,放大专业优势;认清成长的动态性,做到慎重选择、执着执行,在每段经历中积累扎实经验。

2008级校友、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教师陈兴珉以《平凡之中见真章,从警入师守初心》为主题分享感悟。他深情回忆了在日语学院的求学时光,对学院的培养表达诚挚感谢。从军官、法制警察到教师,身份虽几经转变,但陈兴珉始终以“学生”姿态保持学习热情。他强调,持续学习能力是个人长久发展的核心动力,希望同学们养成多领域、深层次的学习习惯,在不断自我提升中实现人生价值。

2012级校友、重庆渝中区委统战部台务科科长桂军杰,以幽默风趣的口吻带来《秋凝书窗忆旧语,五秩文脉赴新旅》主题分享。他回忆了日语学院熟悉的课堂场景与日语角的日常点滴,坦言正是学院对基础知识的严格要求,培养了自己面对挑战时“稳扎稳打、脚踏实地”的心态。结合自身经历,桂军杰建议同学们多一份对自我、环境与生活的包容,通过多实践、多尝试,找到适配自身的人生道路。

2021级校友、德勤华庆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职员任庆尧,以朋辈视角带来《从象牙塔到旷野——我的第一年跋涉》分享,讲述了自己从校园到职场的适应与成长。她说,步入职场后需快速实现“学习模式切换”—— 从校园的“系统学习”转向职场的 “即学即用”,以“缺什么补什么”的主动态度替代“会与不会”的被动回应。任庆尧特别感谢学院提供的就业指导与温暖鼓励,并衷心祝愿日语学院桃李芬芳、薪火相传。

提问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举手,围绕个人发展与职业规划提出疑问,校友们结合自身经历耐心解答。

本科2023级学生覃小静向王佳妮请教“大学时期应重点培养哪些能力”。王佳妮从“不自我设限,勇于多元选择”“敢于展现自身优势”“提前做好准备”“注重细节积累” 四个维度,给出具体且实用的建议。本科2023级学生徐榕提出“日语专业考公难度较大,如何实现顺利转型”的现实问题,桂军杰结合政府部门工作经验,鼓励同学们坚定专业自信、明确职业目标,同时建议密切关注与日语相关的编制岗位信息,主动尝试、拓宽转型路径。

微信图片_20251106155807_74_4.jpg

日语学院党总支书记罗先明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川外人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日语学院是我们的小家,学院是师生与校友共同的 “精神家园”。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最大的幸福与成就并非发表学术论文,而是见证学生在各行各业成长成才、发光发热。当天即便许多老师忙于学术研讨,仍迫切希望与返校校友相见,这份深厚的师生情谊令人动容。

他说,同学们的青春打上了川外的烙印,人生梦想在这里启航,挚友或爱人在这里相识,恩师在这里谆谆教诲,最美好最温暖的故事在这里绽放。一朝川外人,一生川外情。今天我以川外为荣,明天川外以我为荣。校友们在五湖四海为梦想打拼,母校和学院时刻牵挂大家人生和事业发展。他要求,校友会要更好为广大校友搭建情感沟通的平台,拓宽事业交流互助的空间,成为校友与母校及学院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支持和鼓励校友为母校和学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罗先明指出,校友们的分享既饱含对母校与恩师的感恩,也包含在校时的学习记忆与步入社会后的工作感悟,这些鲜活的经历极具感染力,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启迪课”,对大家提升综合能力、深耕专业学习、规划人生与职业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最后勉励同学们排除外界干扰,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既要筑牢语言基础,又不能局限于单一领域,努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校友论坛在温馨、励志的氛围中圆满落幕,全体与会人员共同合影留念,将这一承载着情谊与希望的历史性时刻永久定格。

来源:日语学院

责任编辑:日语学院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