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涉外人才”书院班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之三

发布日期:2025-05-19 来源: 点击量:[ ]

【字体: 】【 打印此文

为深入了解三河村现状,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行走的课堂:新时代美丽乡村研学书院班学生在书院班负责人周伟老师的带领下,于5月17日上午抵达重庆市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展开调研。这个曾因人口外流而被称为“空壳村”的村落,如今已华丽蜕变为乡村振兴模范村,在产业发展、环境改善等方面成效显著。此次实践活动旨在让书院班学生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专题分享:揭秘转型密码

在三河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委刘委员通过详实的数据和规划图纸,向学生们分享了村庄的振兴之路。自2019年启动振兴计划以来,三河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闲置土地资源,发展特色果蔬种植与生态养殖产业,实现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突破。

初见陶艺:实地探访“远山有窑”

形形色色的陶器,硕果仅存的窑炉,展现了历史的印记,也拉开了乡村振兴的序章。从调研中学生们了解了三河村发展对村民生活、乡村文化及周边地区起到的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制定与其他乡村发展提供了参考建议。

民居探访:产业振兴的缩影

学生们走进村民家中,了解他们将农房改造为民宿的创业故事。通过民宿经营,村民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吸引了更多游客,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产业振兴带来的生活变化。

非遗工坊:艺术赋能乡村,陶瓷点亮山城   

非遗工坊“缙泉烧”将陶瓷文创与山城文化融合,打造集创作、体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带动就业和周边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艺术活力。这里将成为文旅融合的新亮点,为乡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乡村振兴不仅要靠政策支持,更需要市场驱动和内生动力。三河村通过“艺术+村落”理念,打造可持续的文旅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参考的生动样本。此次持续一天的实践活动,让书院班的学生们深刻见证了三河村从“空心村”到“网红村”的蝶变。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发挥专业特长,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来源:教务处

责任编辑:周伟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