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梁之音进川外 歌乐山麓觅知音——古琴文化分享活动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2016-03-28 来源: 点击量:[ ]

【字体: 】【 打印此文

24日下午4点20,应我校新闻传播学院邀请,“把遗产交给未来·高山流水”四川外国语大学古琴文化分享专场在我校西区b报告厅举办。
本次分享会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主办,由重庆古琴唯一的市级非遗保护单位——重庆天风古琴院承办。重庆天风古琴院院长、重庆市级非遗古琴唯一的传承人黄建华和天风古琴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重庆市渝中区级非遗古琴传承人李成琳,一起来到川外,为同学们抚琴弹唱,向大家展现古琴之美。
山水之意,欲寻觅知音
不同于其他分享会专场,李成琳一开始就让大家闭目,感受一分钟的静谧。会场一片安静,等待着接下来的指引。“孔子讲学,抚琴一曲。”一分钟后,李成琳开口说道,“依循古例,在讲学之前,应抚琴一曲。”紧接着,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一曲《流觞》在身着素袍的黄建华手下悠悠传来。《流觞》描述了千年前魏晋文人墨客于阳春三月在兰亭下流觞曲水、吟诗赋文的自在场景,此情此景,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谈到此次分享会的主题“高山流水”,李成琳指出,其意在两层,一是寓意我校位于歌乐山之下,嘉陵江之边;二是寓意希望在我校能觅古琴知音。
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
黄建华从魏晋时期,“左琴右书”已是士大夫的基本要求和形象标志出发,介绍古琴具有“地位崇高”、“浓缩文化”、“人物众多”等几个特点。同时也对今天了解古琴艺术的人少之又少、古琴文化正在流失这一现象感到遗憾。在黄建华看来,古琴是最古老、最具有中国文化、最丰富……包含了无数个“最”字的中国艺术。
黄建华以古琴琴身设计阐释其中的哲学概念与时间概念,“古琴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道器,它追求天人合一,我们应该‘用诗意的方式,保持对世界的初恋’。”他还提出,“面对古琴就是面对中国文化,就是面对自然世界,面对自己内心。”随后,黄建华弹奏了以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为作曲背景的《流水》,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流水的各种动态,在场同学闭目聆听,沉浸其间,除了回荡的优美琴声,报告厅里几乎听不到别的声音。

黄建华老师演奏《流水》
李成琳弹唱了表达古人离别之情的《阳关三叠》。歌词改编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古人的离别,一别可能就是一生。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古人的离别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在场的同学们不禁跟着轻声吟诵起这首诗。李成琳挥指翻弦,轻声吟唱,将同学们带入到那一场离别中。“听的时候觉得自己整个人都静下来了,”一曲奏罢,第二排一个女生小声地和身边的同学议论到。

李成琳老师演奏《阳关三叠》
互动提问,谈古琴传承
在互动环节中,大家踊跃提问讨论。有的问哪里可以学到原汁原味的古琴,有的由古琴谈到传统乐器学习的苦与乐,一位男生抛出一个令在场人都陷入思考的问题:“在古代,古琴算是一种小众的怡情方式,而今古琴是否应该从小众推向大众?”黄建华首先肯定了同学们想发扬推广古琴艺术的想法,然后与大家分析古琴发展现状后表示:古琴是高雅文化,但这并不妨碍其走向大众。“我们要在推广古琴艺术,让大家都知道、了解的基础上,再从中培养精英。”黄建华解答称,古琴发展需要融入良好环境,传承比创新更重要,保持文化的原汁原味,它才会更精彩。

气氛热烈的交流环节
分享会后,两位老师表示,川外同学素质很高,“整个分享活动中会场一直非常安静,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真的很不错。”
据了解,这次分享活动同时也是全校公选课“中国传统文化十讲”的实践教学活动。
新闻传播学院通讯社 记者/秦浛嫣 摄影/郭维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