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青春谈经验 十位新传校友“掏心窝”

发布日期:2015-11-23 来源: 点击量:[ ]

【字体: 】【 打印此文

11月13日下午3点,新闻传播学院第四届校友论坛在西区教学楼a报告厅举行。值新闻传播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学院邀请了10位校友代表分享心得、“掏心窝”。严功军院长、罗先明书记、老院长何天云到场欢迎和感谢返校校友,与新传200余名师生一同聆听校友真心讲述,场面十分感人。校友论坛由新传学院2001级学生、现为学院教师的吕璐主持。
向母校和青春致敬
“大学最大的收获,是收获了我人生的另一半。两个人在一起不是你侬我侬,而是相互陪伴,共同前进。”新闻学网络传播方向2006级的钟鑫靓分享了他在母校收获爱情的故事。他带着微笑回忆着在大礼堂后面的小花园和自己现在的妻子、同班同学罗承婷一起读书、一起备考的日子。“被蚊子咬,依然很开心”,他这样说道。
2003级广告学专业的郑笋是川外第一届广告专业的学生,如今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总。他说起了自己青春奋斗的不易:“如今的广告行业更多的是和房地产行业联系在一起,看似繁荣,但背后蕴藏了很多的艰辛,加班是家常便饭,被欠款也是常态。”

校友们阅读《地平线》新传成立专刊
充实自己应对挑战
2002级国际新闻专业学长陶冶目前就职于新华社。来自一线媒体的他对传媒行业的发展危机有着切身的体会。他介绍道:“互联网时代给传统的纸质媒体带来了巨大挑战,新华社已经采用机器人写稿。”陶冶在丰都调研 “农村淘宝”时,了解到阿里巴巴拿出一百个亿给农民做无抵押贷款,解决了政府好多年的扶贫。“现在整个互联网企业真是时代的弄潮儿”,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无限可能,他告诫学弟学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就是多看书、多看书、多看书。”

2002级校友陶冶
2008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李艾芸现已是重庆电视台的一位主持人。“在大家眼里,学艺术和没文化划上了等号,在最开始的时候,这让我困惑不已”。即使现在毕业了,她也坚持读书、学习。她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告诫各位在大学里一定要多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同时还建议各位同学利用好学校的外语资源,掌握好一门外语。深厚的专业基础加上出色的语言技能会对今后的发展会更有利。

2008级校友李艾芸
论坛进行到一半时,新闻传播学院建院前的两位“老大哥”也赶了过来。重庆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1997级校友吕俊说:“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新媒体里的弄潮儿。所以,现在需要你们积累知识,结合实践,锻炼自己。” 在《重庆商报》等媒体和企业打拼多年的1996级校友王宏波也提出了几点想法:首先要有情怀,同学们感恩与责任意识需要加强;其次是要对自己负责,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和才华;最后是希望大家练好内功(学好英语),大胆去闯。

1997级校友吕俊

1996级校友王宏波
o2o新方式互动
本次校友论坛采用微信墙方式提问。由于时间限制,o2o互动方式(线上提问线下回答)反而给现场的同学更多提问的机会。
网友destinesia提到自己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会把很多精力放在学生会、社会实践上,希望学长学姐给迷茫的自己一点建议。对此,2005级学长、现任华尔街见闻副总裁衣鹏相信,只需要有 “朴素的自信心”,不是基于你对未来的算计和已知的东西,而是发自内心的自信,关照人性,不用太框定未来的细节。朴素的自信心,就是执着乐观、热爱实践、相信沟通会拉近距离以及不怕失败。

2005级校友衣鹏
广告学专业的网友york对自己的专业前景也十分担忧。他说到很多专业课偏理论,书本的案例又大多是多年以前的。在新媒体发展的时代,应该怎样迎合市场的需求?同为广告学出身的2007级学姐贾翎艺为他解答:“我们能看到的书本上的理论都肯定是已经发生、甚至会有很多过时的东西。我们应该在学习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后,去尽可能多的了解外部的新事物。书本上理论带给我们的是经验,我们要通过经验去举一反三。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我们也是需要依靠我们已有的“过时”理论去不断创新和发展。”

2007级校友贾翎艺
严功军院长说,“学长”、“学姐”都很实诚,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他们对学院及学弟学妹的情感是非常深厚、可贵的。吕璐老师笑言,这次相聚,“不能说十全十美,却是十分难得”。

领导老师和部分校友合影
文:新传通讯社记者 万凤箫 郭维 凌子晴 摄影 范曾川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