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者参加2015世界文学史与世界文学翻译话语新建构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5-11-23 来源: 点击量:[ ]

【字体: 】【 打印此文

2015年10月3011月1日,“2015:世界文学史与世界文学翻译话语新建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隆重召开。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新奥尔良大学、澳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首都经贸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宁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澳门大学《南国学术》等高校、出版机构四十多位教授、博导应邀出席。
在主题发言中,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方汉文教授以“中国文学的世界化与世界文学的中国化”的“融新”为题,就世界文学史中的中国镜像、21世纪世界文学史大系、世界文学翻译转型提出了研究思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导,《世界汉学》主编耿幼壮教授认为:就思想创造而言,20世纪是一个缺少思想的世纪,不易简单化的将“失语症”与西方文化的东渐片面联系,中国学者研究外国文学具有先天优势。美国康奈尔大学戏剧电影系博导、清华大学外语系主任颜海平教授介绍了美国的世界文学教学与研究,以国别文学研究为主,并介绍了近年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群的改革,淡化国别文学,建立外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院,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突出学科方向。美国新奥尔良大学英语系教授,浙江大学永谦讲座钱兆明教授就世界文学研究中的理论创新与中国文学的英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外国语大学李伟民教授就莎士比亚与现代中国,特别是话剧改编莎剧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从主题、艺术特点和翻译批评角度进行了梳理,并介绍了2016年,在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之际,国际、国内举办的系列莎学学术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文艺理论研究》副主编殷国明教授提出:传播是力量,意识就是翻译的流动。南开大学博导王志耕教授就西方文学的人本价值和中国文学人本价值的缺失进行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导陈建华教授从翻译与传播论述了俄罗斯文学与中国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博导刘久明教授探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武汉大学博导、赵小琪教授研究了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博导李永平教授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翻译与传播进行了报告。苏州大学博导,赵杏根教授、曹惠民教授提出建立“比较文学文献学”的紧迫性与中国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的关系。著名翻译家、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方华文教授就名著翻译与翻译理论的建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研讨会现场

合影留念
图/文:李伟民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