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由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省应用外语研究会等联合主办的首届“语言文学认知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师范大学成功召开。我校王寅教授、熊沐清教授、姜孟教授、刘玉梅教授、赵永峰博士等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作为特邀专家分别做了大会主旨发言。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近50所高校的100多名代表。
本次会议的主要形式为专家主旨发言、代表分组发言等。大会主题为语言文学的认知研究:理论与实践;主要议题为认知语言学(含构式语法)研究、认知诗学及认知修辞研究、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的理论与实践、认知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实践研究和认知语言学与新兴边缘学科发展。
18日上午,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会长、四川外国语大学语言哲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寅教授做题为“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体认语言学”,从学理和方法论角度阐释了后现代哲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认知语言学在我国如何本土化的问题,并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体认语言学”这一语言学流派新术语,一方面尝试在中国本土语言学理论上作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也与国际语言学发展趋势接轨,展示了我国学者的独特洞见和理论前瞻性。
熊沐清教授做了题为“认知诗学分析方法的多维性及其阐释优势”的主旨发言,全面阐释了认知诗学分析方法十多个维度,并解释了其优势和前沿性。熊沐清教授还以“威尼斯商人”为例,阐释了从多维角度解读一个小片段的分析方法,给大家带来了新的视野和方法,展示了我国学者对新兴学科建设的独到思考,具有认知诗学研究的开拓性精神。
19日上午,姜孟教授做了题为“话语理解过程可供性提取的erp研究”的主旨发言,从理论和实验角度阐释了话语理解的体验认知机制;他还对川外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现状做了简要介绍;其报告展示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科学探究精神,展示了我校在语言认知神经领域研究的前沿站位。
刘玉梅教授做了“矛盾修辞法的认知阐释——以认知构式语法为视角”的主旨发言,从逻辑、哲学和认知构式语法角度全面分析了矛盾修辞法的本质、形成的认知机制和句法、语义、语用等多维度的特征。其报告以小见大,展示了我校认知构式语法和认知修辞学研究的新天地。
赵永峰教授作了“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认知社会学研究”的发言,从哲学视角阐述了认知社会学研究的前沿理论、研究方法和关注热点,为哲学、语言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的超学科发展提供了新营养。
廖巧云教授因故未到会,但其论文“不同类汉语因果句通达的反应时研究”从实证角度进一步阐释了她所提出的因果句认知识解机制,也展示了我校认知实证研究的前沿成果。
本次大会,川外“认知研究团队”部分成员的亮相,所做的主旨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不仅展示了我校认知研究团队的整体实力,体现了学科意识、前沿意识和流派意识,更体现了我校近年来学术队伍培育、学术研究特色凝炼的丰硕成果。目前,我校以王寅教授等为核心的认知研究团队成员所开展的研究涵盖了认知语言学、认知诗学、认知神经语言学、认知修辞学、认知社会学、认知传播学、后现代哲学等语言学、哲学、文学、传播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呈现出了“一点多翼”“超学科聚力”的良性格局。
文:川外科研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