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5日晚上,科研沙龙活动在博文楼六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特邀我校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及硕士生导师冯亚琳教授作题为“文化记忆理论——谱系与概念”的学术报告,沙龙由刘玉梅教授主持,特邀嘉宾有王寅教授、姚继中教授、廖巧云教授、李小青教授等,我校青年教师、博士生及研究生也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
讲座伊始,刘玉梅教授对冯亚琳教授莅临沙龙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并对冯亚琳教授丰硕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作了简要介绍,也对在座嘉宾以及硕博研究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由此拉开了本次科研沙龙的序幕。
冯亚琳教授首先介绍了当前文化记忆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她指出,文化记忆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法国人Maurice Halbwach提出的“集体记忆”这一概念。集体记忆的本质是社会集体立足于当下对过去的重构。受这一概念的影响,德国两位学者JanAssmann和AleidaAssmann在1994年合作编写的著作中明确了文化与记忆的关系,并从共时和历时两个不同的维度对文化进行了探讨。
随后,冯亚琳教授通过对三组重要概念的对比讲解向在场听众展示了文化记忆理论的全景。这三组概念分别是交际记忆和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口头性和文字性、存储记忆和功能记忆。冯亚琳教授指出,交际记忆指个体或集体对过去的无组织的回忆,而文化记忆则聚焦于重大命运性事件,通过节日、庆典等媒介方式传播,具有群体关联性、成形性、组织性及观照性特征,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文化记忆的两种基本媒介,口头文化和文字文化各有特色,但文字更具文本关联,更为可靠和全面。冯亚琳教授同时指出,存储记忆处于记忆的边缘地带,与当下联系不大,而功能记忆从当下出发,具有未来导向。她还系统介绍了功能记忆的各种运用,如合法证明和非法证明,并指出当前针对各个民族的文化记忆研究正在蓬勃发展,并体现出明显的跨学科发展趋势。
最后,刘玉梅教授对本场学术报告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冯亚琳教授带领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整个团队所取得的优异成果表达了赞赏之情。王寅教授、姚继中教授及李小青教授随后也分别发表了对此次讲座的感想,表示此次讲座不仅传播了知识,还拓展了听众的思维,为学术思考提供了全新的跨学科视角和思路。至此,本次科研沙龙活动在愉快而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幕。
冯亚琳教授精彩讲解
王 寅教授精彩发言
姚继中教授精彩发言
李小青处长精彩发言
刘玉梅教授总结发言
讲座中交流互动环节
语言哲学及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科研沙龙
文:王芳 图:何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