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任文教授莅临我校讲座

发布日期:2015-05-20 来源: 点击量:[ ]

【字体: 】【 打印此文

515上午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任文教授莅临我校,在博文楼六楼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论译员的多元话语角色》的讲座。讲座由我校翻译学院院长祝朝伟教授主持。学校李龙泉、钟毅、秦勤、朱珠、唐旭华、来访学者张凌等老师,以及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研究生、mti口笔译研究生和部分翻译本科学生聆听了讲座。

任文教授讲座中
教授首先列举了口译研究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包括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文体学、语料库、文化研究、社会学等,并对当前口译研究的主要形势和方向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介绍。任教授主要从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角度对口译研究进行分析。她指出,社会学研究口译最主要是解答“为什么”的问题,而社会语言学视角则旨在告诉译者“怎么做”。任文教授提出,我们在社会体制和个人情义两个维度讨论话语问题,因此译者的角色就会受到多维度的影响,如翻译机构的要求,客户或者委托方的期待以及个人的态度等方面影响。任文教授借助goffman的社会学理论即participation framework对译者的角色进行了阐释,其中主要包含两种模式,即production format和reception format,分别指代译者作为话语发出者和话语接受者的角色。任文教授对此做出了详细地解释,她指出,译者作为话语接受者时主要有认可的听者和未认可的听者两种角色,而作为认可的听者,又可以细分为指定听者和未指定听者两种;未认可的听者则可划分为偷听者和无意中听见者两个类别。对于话语的发出者而言,译者主要担任三种角色,分别为转述者、话语作者和机构代言人等。任文教授特别强调,译者的角色绝不仅限于其中的任何一种,相反译者可以担任其中的多重角色。之后,任教授运用她在口译实践中积累的实例来解释和说明了译者的多重角色以及不同角色应该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最后,任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强调口译既可以用语言学视角进行分析,也可以借助社会和文化视角进行研究,在这三个维度共同作用下,译者扮演者不同的角色也会对其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产生影响。

参会教师秦勤发表感想
任教授的讲座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响应。我校王寅教授的博士后、来访学者张凌博士和翻译学院秦勤老师先后发表了自己聆听讲座的感想,对任教授广阔的学术视野、翔实的讲座内容与讲座多维的启发向度表示赞赏。与会的同学们还分别就口译研究的模式、解构主义研究思潮对口译的影响、意识形态对口译研究的影响等问题与任教授进行了互动问答,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同学们纷纷表示,任文教授的讲座让自己受益匪浅,不仅使自己从新的视角认识到了译者的角色,也开启了我们口译研究的大门

参会同学积极提问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翻译学院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