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2日上午9:30,科研沙龙特邀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李行德教授、傅緥宁教授、邓慧兰教授在西校区a2-1模拟联合国大会实验室讲学。本次讲座内容为“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招生宣讲”,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刘玉梅教授主持。我校众多研究生、本科生到场聆听了宣讲。
讲座伊始,刘玉梅教授为大家介绍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李行德教授、傅緥宁教授、邓慧兰教授,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紧接着,傅緥宁教授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的基本情况。首先,傅教授同大家一起回顾了中大语言学系的历史发展过程;然后,介绍了语言学系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目标以及具体的研究方向;接着,傅教授详尽地讲解了中大语言学系研究生培养模式。他指出中大语言学系的研究生分为三类:博士学位、研究型硕士学位以及授课型硕士学位。授课型硕士学位主要分为malin( ma in linguistics ) 和macla(ma in chinese linguistics)两类。傅教授特别指出macla的特色之处在于它的实习课,优秀研究生有机会申请去哈佛大学、伯克利大学等美国高等学府实习、任教。最后,傅教授简单明了地介绍了中大语言学系本科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傅教授在讲授过程中,反复提到,研究生不仅要掌握好语言学的核心领域,还要有自己的专攻方向。
随后,李行德教授给在座的各位研究生详细地介绍了中大语言学系的老师以及他们的研究兴趣和专长。首先,李教授介绍了句法学、语义学领域的张钦良教授以及李教授本人的研究专长:张钦良教授主要研究语言学类型学、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李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语言获得、句法学等领域。随后,李教授阐述了语言学、音系学领域的傅緥宁教授、莫碧琪教授等人的研究方向:傅緥宁教授主要研究音系学、应用语言学,莫碧琪教授的研究兴趣在于声调合流的产生和感知、汉语语言的节奏等方向。最后,他详细地介绍了语言获得、双语获得、手语研究领域的邓慧兰教授等人的研究方向:邓教授的研究重点是手语语言学及聋人教育、话语分析等领域。李教授在讲解过程中,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到,做学问一定要强调原创性研究。
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纷纷积极提问。来自国际关系学院的一名大三的同学对手语语言学十分感兴趣,向邓慧兰教授问到手语研究的细节,邓教授耐心地给该同学讲解,并反复强调语言学核心领域的重要性。另外2名大三的同学问到关于授课型硕士面试的一些问题,傅教授和李教授都为同学们做了十分详细的回答,指出了笔试、面试的具体要求。来自研究生院的一名研究生,他主要问及博士研究生录取的相关问题,傅教授指出博士研究生主要看中的是研究方面的潜力以及语言学的基本功底。会场上,不少同学对香港中文大学的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兴趣浓厚,宣讲会后,不少同学上前向三位教授继续咨询,了解情况。
最后,刘玉梅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对李教授等人的到来再次表示感谢,并对川外的广大研究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祝愿。
文:语言哲学及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科研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