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德语系李昌珂教授应邀到我校举办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15-12-24 来源: 点击量:[ ]

【字体: 】【 打印此文

应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冯亚琳教授的邀请,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原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昌珂教授于2015年12月17日晚在博文楼二楼德国研究中心举行了一场题为“斗争中的一页——德国流亡文学作家和文学”的学术报告。
李昌珂教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流亡作家之所以流亡的历史背景:希特勒攫取政权后,纳粹在铲除其政治上的敌人的同时,也采取文化高压政策,对作家进行大逮捕,大规模地焚书,查禁大批作家的图书。纳粹统治时期,德国作家大量流亡,他们还不得不经常更换流亡的国家,布莱希特在《关于流亡者的名称》这首诗里写道:“换国家比换鞋还要经常。”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没有接受过德国的难民。但是,流亡作家离开了德国也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出版社和读者,面对流亡国家的冷淡态度,他们受到了生活上和心灵上的双重折磨。从安娜·西格斯的作品《过境》和托马斯·曼之子——克劳斯·曼在《火山》中“再见吧,巴黎!”和“好莱坞令人失望”这些呐喊中可见一斑。
身处异国他乡,面对语言交流的困难和生活的压力,流亡作家们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他们感叹生存的艰难,倍感失落,内心的苦闷无处宣泄,只能通过撰写回忆录来寻找和安慰“自我”。在1933-1945年间用德语书写并发表的回忆录就多达130部。比如:德布林的自传《命运之旅》和斯蒂芬·茨威格的自传《昨日的世界》。
除了回忆录和自传之外,流亡时期的历史小说也引人注目。许多作家从历史中挖掘题材,讲述历史故事,隐喻当前现实;他们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识别当今现实中人物的一种手段,作为参与反法西斯斗争的一种方式。纳粹时期,德国和奥地利流亡作家创作了100余部历史小说,而且许多作品都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璀璨的瑰宝。比如:托马斯·曼的《绿蒂在魏玛》和亨利希·曼的《亨利四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一些私人原因和政治原因大部分流亡作家并没有返回德国,而是遗憾的终老异乡。但是,流亡文学仍是德国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代表了德国文学的发展。今年也是中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新再谈流亡文学也有了其现实意义:世界上没有永久的和平,总有一些人一直在流亡。就让我们通过流亡文学记住战争的苦难,珍惜现在的和平吧!
最后,李昌珂教授就流亡文学的话题回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整场报告会气氛热烈,与会师生都表示受益匪浅。
文:德语系研究生张熠琳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