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6日下午3点,科研沙龙在博文楼四楼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讲座以“《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书报告会”为主题,由一年级研究生马慧敏、张莹、闫旭芳、杜鹃主讲。本次活动由张凌博士主持,赵永峰教授、原卫国博士等以及众多研究生共同参与本次讲座,现场气氛活跃,学术氛围浓厚。
讲座伊始,张凌博士对在座嘉宾以及众多研究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拉开了本次科研沙龙的序幕。
然后,马慧敏同学就隐喻的概念、分类、特点、构建以及转喻五大板块进行了精彩的讲解。马慧敏首先简要地讲解了隐喻的概念,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问题,更是一种思维现象;接着为大家详细地阐释隐喻的三大类别: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然后结合具体事例,讲解了隐喻的四大特点:系统性、凸显性和隐藏性、局部性以及文化连贯性;最后分析了隐喻的构建方式以及转喻的基本概念。
接着,张莹同学从五个方面对第二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精彩的讲解。首先张莹结合rational argument is war讲解了结构隐喻的构建方式;紧接着结合具体的事例,阐释了隐喻的因果关系以及连贯性;然后分析了“abstraction view”、“strong homonymy”、“weak homonymy ”三种理论观点的合理性和不足;最后,阐释了定义和范畴的基本概念。
之后,闫旭芳讲解了隐喻的新含义、相似性、真理三大板块的内容。闫旭芳首先讲解了新含义的基本概念以及隐喻是如何传达含义的;接着结合具体例句,分析了相似性与隐喻的关系,指出隐喻是相似性的基础;最后,讲解了真理的基本概念以及真理和隐喻的密切关系。
最后,杜鹃从六个方面对第四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精彩的讲解。杜鹃首先通过对比的方式,分析了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特点;然后讲解了西方哲学与语言学中客观主义的含义,指出客观主义就是绝对真理;接着结合具体例句,阐释了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后分析了经验主义者关于新含义的观点;最后阐释了理解的基本概念,指出创造性的理解来源于交流和互动。
在点评环节中,张凌博士和原卫国博士对四位研究生的精彩演讲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举例分析如何结合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语言现象做学问,赢得了在场听众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最后赵永峰教授做了精彩的总结。他首先强调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观是种非客观主义哲学,是后现代哲学的一种表现。所谓非客观主义哲学就是摈弃传统的“绝对真理”或“客观真理”,不承认有终极本质或终极真理的存在。同时他也指出,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观有尼采隐喻观的影子,这极大地扩大了同学们的视野。最后赵老师指出,做学问一定要深入研究,广泛涉猎,这样做研究才能真正做到厚积薄发。
至此,本次交流会在愉快而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幕。
张凌博士精彩开场白
研究生精彩演讲
原卫国博士精彩点评
赵永峰教授精彩点评
语言哲学及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科研沙龙
文:李健萍图:管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