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教授做客我校“以本为本”名家讲坛

发布日期:2019-06-10 来源: 点击量:[ ]

【字体: 】【 打印此文

6月5日上午10点,应法语系、翻译学院、科研处和教务处的联合邀请,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和平教授莅临我校,在图书馆505会议室与我校法语系师生就法语专业建设、口笔译人才培养、语言服务等多个议题进行了座谈。法语系系主任杨少琳、副主任董遥遥以及重庆市内高校的部分法语专业教师参加了座谈。下午4点20,在行政办公楼A609会议室,刘和平面向全校师生做了“AI时代人机合作与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以本为本”名家专题讲座。翻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胡安江主持讲座。

首先,刘和平指出,从羽毛笔到打字机、文字处理机、电脑、机器辅助翻译,再到云和大数据,科技在迅速发展,AI时代已经来临。现在的机器除了可以代替人类做一些如扫地之类的简单工作外,还可以识别语音和手语、诊断病人,甚至还可以代替人类主持节目和播报新闻,机器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认知、语用和神经系统层面。但是,机器能做的事都是程式化的,机器运行是建立在人脑的基础上的,况且机器运行有时也会出现故障。比如,机器并不能完全识别标准普通话,2018年“翻译自动化用户协会(TAUS)亚洲峰会”上同传设备在第二天就瘫痪了。不仅如此,刘和平教授还通过一些实例和自己亲自测试的结果证明了,虽然现在机器的发展已经没有了技术障碍,但是在交际情境中,机器是无法识别情感和交际信息的。机器超越人类的是在智商和运算层面,而人的理解、情感、同情心和共鸣性等软实力,是机器无法取代的。机器翻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高质量翻译人才为其不断扩充语料库,所以人类要每天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在面对新生事物时,人类应该理性判断,应该对世界有正确的认识。在AI时代,人类要面向未来,拥抱技术,与机器亲密合作,这样才能促进语言服务业的发展。

接下来,刘和平就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语言服务学科领域广阔,学科特色方向也是多元化的,但是语言学习者一定要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职业化+专业化是解决中国学校培养单位众多、学生人数庞大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在谈到市场发展与人才培养时,刘和平指出,中国越发达,语言服务需求越大。在AI时代,大数据、智能化和标准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语言学习者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就得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再不断储备知识。刘和平提醒同学们,研究表明,口译学习者得有效练习1000小时,笔译学习者得每天有效练习两页A4纸的内容,才能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要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不断训练,形成记忆,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同时,她给大家推荐了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勤听、勤看、勤说、勤写、注意合作。紧接着,刘和平教授简单向大家介绍了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服务基地和“高翻学堂”这一国内最大的翻译课程管理平台,指出政产学研一体化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和基本模式。

在提问互动环节,大家就翻译公司禁止译员使用翻译软件翻译和机器翻译文学作品未来的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刘教授认为,公司需要的人工翻译的质量而不是机器翻译的质量,译员可以使用机器翻译,但是必须进行译后审校,这就需要译员提升自己的能力,找出并弥补机器翻译的不足之处。关于机器翻译文学作品,刘教授认为机器擅长于规律性的东西,只要语料库足够丰富,机器也可以翻译文学作品。

最后,胡安江对刘教授在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研究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绩表达了诚挚的敬意,并对她在这些方面给予我校师生的无私分享表达了最衷心的感谢。

胡安江教授主持讲座

刘和平教授讲座

学生提问

教师代表与刘和平教授合影

图/文:翻译学院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