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3日下午15:00,科研沙龙协会活动在博文楼六楼报告厅如期举行。应我校语言哲学及认知科学研究中心邀请,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文国教授莅临我校做题为“典籍翻译的道与器”的学术报告。本次沙龙由我校王寅教授主持,来自各学院的老师和研究生们参与了此次活动,现场学术气氛浓厚。
讲座伊始,王寅教授对潘文国教授以及在座众多老师及学子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接着对潘文国教授及其研究成果做了简单介绍,由此拉开了本次科研沙龙协会的序幕。
首先,潘文国教授在讲座中提出了对中国典籍翻译问题的看法。他指出,典籍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的璀璨结晶,典籍翻译处于中译外领域的核心地带,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而典籍翻译的特殊性体现在它必须突破对原文理解的三大关与外语表达上的三大关。然后,潘教授针先是引用吕叔湘先生的话,就对原文理解过程中如何突破三大关进行了解释。他指出,翻译者要过语言文字关,必消除“两张皮”问题;要过古代文化关,必知历史;要过中国文化核心词语关,必长期积累。如若不然,定义中国典籍中诸子百家的“道”、“气性”、“理”、“阴阳”,文学艺术中的“韵”、“味”、“神”、“骨”、“比兴”将寸步难行。接着,他又阐释了如何突破外语表达上的三大关。他讲道,只要人处在母语环境下,母语便永远是外语的“天花板”。在外语表达过程中,找到如“亭阁台榭”、“永字八法”、“宫商律吕”此类具体名称的对应语是一大关,这关涉及到中国文化体系,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需在英文中建立相应的体系。第二关在于难以为一些抽象的概念找到统一的译法,而纠编旧译又是一关,对此,潘教授提出,在有限条件下译者只得运用“格义”的方法,借以削弱翻译过程产生的阻力。随后,潘教授就典籍翻译的四大核心问题,即:“译什么”,“给谁看”,“谁来译”以及“怎么译”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他主要指出,目前中国典籍翻译作品复译率较大,译出量少且对象多为学外语的中国人。接着,他在“道”的层面上阐释了“文章翻译学”对典籍翻译领域的启示,并就“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谈了实际的操作原则。
最后,潘教授与在座教授们围绕典籍翻译中的“术语”、“翻译批评”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活动尾声,王寅教授对潘教授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总结,高度赞扬了潘教授在当前人文学科研究趋势下建构的典籍翻译话语体系,至此,本次讲座在一片掌声中落下帷幕。
王寅教授主持
潘文国教授精彩讲解
老师提问
潘文国教授解答
众教授热烈讨论
王寅教授总结
与会师生认真听讲
语言哲学及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科研沙龙协会
文:周梦茹
图: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