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晚,四川外国语大学“巴别译谭”第四讲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联合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通过腾讯会议举行。来自两校的翻译学博士研究生刘艳春和刘黎分别以“翻译共性的解释路径与理论模型刍议”和“翻译批评与译作功能:析〈乾隆英使觐见记〉之旧译今用”为题做了精彩分享。西南大学胡显耀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廖七一教授、李金树教授受邀出席,并做精彩点评。两所大学翻译学方向的教师和硕博研究生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
腾讯会议现场
第一位主讲人是来自西南大学的博士生刘艳春。他以“翻译共性的解释路径与理论模型刍议”为题进行了分享。刘艳春首先梳理了翻译共性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了解翻译语言特征,探索翻译过程的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接着,他分别从“社会文化解释路径”、“语言学解释路径”和“翻译认知过程解释路径”三方面详细地探讨了其对翻译共性的解释研究及理论模型,分析它们对阐释翻译共性的贡献及存在的不足。最后,他对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认为造成翻译共性的因素是多面的,与翻译活动和行为本身具有的复杂性有关,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对比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双语研究和翻译学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探索文本、语境和认知相结合的理论模型。
第二位主讲人是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博士生刘黎。她以“翻译批评与译作功能:析〈乾隆英使觐见记〉之旧译今用”为题进行了分析。刘黎对刘半农1916年翻译出版的马戛尔尼访华日记《乾隆英使觐见记》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觐见记》的底本进行考证,接着对译本中的翻译相关问题做讨论,最后从翻译批评的角度对《觐见记》的旧译今用进行分析,阐释翻译批评对译作功能的建构力。她认为五四时期各种因素影响下诞生的翻译文本,在史料日益完备的今天不加批判的作为忠实、可信的材料使用,合法性令人质疑。
刘艳春分享
刘黎分享
讲座之后,大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交流。李金树教授认为两所大学博士生代表此次的发言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传统与路径,两校未来还可以加强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以实现优势互补。胡显耀教授对刘黎的研究进行点评,认为论文框架清楚,文本细读的方式开展翻译史研究值得推荐,并对该话题的进一步深入探讨提出建议。廖七一教授对刘艳春的研究进行了点评,肯定语料库翻译研究的价值,认为语料库方法可以解释传统翻译研究方法无法解释的现象,但也指出研究翻译共性的同时,需要对翻译的复杂性进行深入探讨。此次线上论坛为西南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大学两校的师生交流搭建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沟通了不同的翻译学研究方法与路径,对推动两校的翻译学科建设和翻译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图/文:翻译学院